开云体育开云体育★环境,是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 环境在内的全部环境概念。 ★艺术,是狭义的美学意义上的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设计的对 象设计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 广义: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设计, 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 狭义: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 间环境来界定的。 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 称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以建筑、雕塑、大型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 计,称之为外部环境绿化设计(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化设计 游园绿化设计 广场绿化设计 室内绿化设计
建筑环境中绿化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组 成部分,与室内装饰设计紧密相联。室内绿化 设计主要利用花卉、植物,并结合园林常见的 设计手段和方法,在室内景观设计中运用室外 造园的手法设计,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从而 为人们创造一个极富大自然气氛的环境。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用植物 装点居室。十八世纪后,艳丽的浅色调为主。
室内绿化,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东汉时期,盆栽已经应用于室内装饰;隋唐时 期,盆景已经是一种装饰形式,被广大民众普 遍接受。 绿化注重于精致的色彩,优雅的姿态和香 味以及具有装饰性的容器。精妙的空间比例和 均衡关系。
19世纪中叶以 后,对植物的 研究更加深入 广泛。花卉纹 样成为织物和 壁纸设计中的 主角。
20世纪30年代,落地窗的出现,使绿色植物 的运用更加广泛。装点植物被称为“植物窗帘”
多层建筑和室内空调设备出现以后,使 室内外空间进一步隔绝。 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呼吸的主张,使人们 开始在室内筑造景园,使其成为室内空间的 一部分。
室内绿化设计是指在建筑物内种植或摆放观赏植 物,构成室内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 主要是利用植物材料并结合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的手 段和方法组织、完善和美化室内空间; 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使人既不觉得被包围在建 筑空间中而产生厌倦感,也不觉得像在室外那样,因 失去蔽护而产生不安的感觉。 室内绿化主要是解决“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 系。绿化植物、水体等也成为室内艺术陈设的一个重 要工具。
由于室内空间环 境与室外空间环境的 不同,要实现绿化植 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 功能,不仅要考虑要 考虑植物的美学效果, 更应考虑植物的生存 环境。室内种植和配 置植物,是技术和艺 术的结合。
设计时,要考 虑到绿化植物的自 身特点与所在空间 是否结合的完美有 新意。
绿化是最富有生气、最富有变化的室内装 饰物,它除了利用自身的形态美,包括体量、 形态、色彩、肌理和气味等为人们创造美感, 同时还通过不同的配置组合方式与所处环境有 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优美的环境效 果。
构成建筑环境的诸多要素,如家具、设备、界 面装修等,虽然质感与肌理各不相同,但一般情况 下多表现为质地细腻光滑的质感和肌理效果。这种 质感与肌理效果通常带有较为明显的机械性和规律 性,容易使人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而植物自身 茎叶的质感与肌理或光滑、或粗糙、或有纹理、或 无纹理,总是显得生动活拨、千变万化。二者在对 比之下,空间的层次显得丰富而富于变化,植物作 为环境构成要素的补充,无疑能对建筑环境的塑造 与美化予以改善和提高。
空间环境中的界面、家具以及其他的陈设等大多 都是静止不动的形体,通过体量、色彩等要素,在空 间中表现出静态的美感。 绿化的植物,从种子的发芽到叶子的落下,从花 朵的盛开到果实的结出,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动态的 变化。而且空间中的植物在风的作用下随风摇曳,或 在光影的作用下形影相绰,也显得变化万千。特别是 水景中的喷泉、瀑布等发出的声音,更是给人以听觉 上的丰富享受。在这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中,使空间更 加丰富,而且充满了无限生机。
植物的色彩是植物本身固有的一种自然属性,色感 是人们对某种色彩产生的感觉与反应,是人的一种知觉 行为。 建筑空间中的色彩,一般多为匀质的中性色,从 色感角度来看,带有很强的人工印迹。 植物的色彩虽然以绿色为主,但各种植物的绿色又 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的花卉,也反映出千姿 百态的自然色彩特征。在空间环境中以绿色为基调兼有 缤纷色彩的植物,不仅可以改变室内单调的色彩,还可 以使其他色调更加丰富,给空间增添了生气和情趣。
3.1.4.体量与形态的对比 建筑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它所反映出 的要素主要是几何性的,从形态上来说一般 都比较单调、乏味。而以花草树木为主构成 的绿化环境则不同,完全是一种自然形态, 它通过自由多变、高低错落、曲直有别、疏 密相间的多种形态,与现代简洁的造型、轮 廓分明的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打破了空 间的单调感,增强了空间环境的表现力。
3.2、组织空间 绿化作为空间的构成物,要占据一定的 空间,它所占空间面积的大小、排列与布局 的方式等都能够起到组织空间、强化空间的 作用。绿化、小品对空间的组织主要表现在 分隔空间、联系空间、柔化空间等方面。具 体表现如下:
建筑的空间由于功能上的要求常常需要划分为不同 的区域。如在宾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大厅部分, 常兼有交通、休息、等候、服务、观赏等多种功能的作 用,这些多种功能的空间,既可以采用绿化的手法把不 同功能的空间进行限定和分隔。限定分隔空间的常用手 法有,利用盆花、花池、花带、绿罩、绿帘、绿墙等方 法,将之作线型或面型的分隔。 通过绿化、小品的组合配置对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 再组织与分配,这种柔性的限定方法既能使被限定与被 分隔的空间保持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同时又能使这些 被限定与分隔的空间不失其整体空间的开敞性和完整性。
由于植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在绿色植物的 环境中,即感到自身像处在大自然中一样。将植物和 小品引进室内,使室内的内部空间兼有外界大自然的 因素,达到了内外部空间的自然过渡,使其融会贯通 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有利于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联 系和相互渗透。通过这种处理手法,可以扩大室内的 空间感和增加空间层次的丰富多样性,使室内有限的 空间得以延伸和扩大。
在建筑入口处设置花池或盆栽植物,在门廊的 顶部或墙面上作一些悬吊绿化,在门厅内部作绿化设 计或绿化组景,也可以采用借景的手法,通过玻璃窗, 在视线上将室外的植物引入到室内空间,使室内室外 的绿化景色互相渗透,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即扩大 了室内的有限空间,同时又完成了室内外空间过渡的 目的。
在现代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室内空间往往具有很多 功能。特别是在人流较为密集的情况下,人们的活动更 需要给予提供明确的指示与导向。因此在空间设计中能 够提供暗示和导向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组织人流 和提供人们的活动方向。 由于绿化植物、小品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和可观赏性, 并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而常常能巧妙、含蓄地起 到提示与指向人们活动空间的作用。在建筑的出入人口 处、交通中心或转折处、楼梯进出口处、走道尽端、台 阶坡道的起止点等处,可以设置花池、盆栽等作为提示, 既突出了重点又起到了醒目的标志作用。
在较大的室内空间中,或是在较空旷的室外空间 里,利用植物绿化、小品的不同尺度对空间加以控制 和调节。如在面积很大的空间里,筑造景观、园林, 或利用盆栽植物组成片林、花堆等,这种设计方法含 蓄、有效的既起到了改变原有空间空旷感的作用,又 在视觉上、心理感觉上加深了空间的层次感,增添了 空间的自然情趣。另外,对于大空间过于空旷的立面, 也可以利用绿化进行分隔,从人的感觉上减小其体量, 使人感到尺度亲切适宜。
现代建筑空间大多由人工因素所限定,多是 由直线形构件形成的几何体,使人感到生硬、冷 漠。而植物却有着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五彩缤 纷的颜色、轻柔飘逸的神韵、生机勃勃的活力, 正好与冰冷、坚硬、刻板的金属、玻璃制品及僵 硬的几何形体和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
利用植物、小品特有的曲线、多姿的形态、 柔美的质感、悦目的色彩和生动的光影,可以有效地 改变人们对原有空间的印象并产生柔和的情调,从而 起到改善、柔化空间的作用。例如在砖、石墙上布置 攀缘植物或悬挑花池,使室内增添自然的野趣;也可 以利用乔木或灌木所具有的柔软的枝叶覆盖室内的部 分空间,把自然的阳光和绿叶引人室内,使整个室内 空间充满生机。
在室内外空间里,常常有一部分空间很不规则,难以 利用,这些空间往往成为空间死角。对于这样的剩余空间, 如果环境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植物、小品 加以绿化和布置,如在家具或沙发转角和端头,利用植物 作为家具之间的联系和结束,创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或在窗台或窗框周围布置一些小型盆栽或悬吊绿色植物, 以美化窗口的景观;也可以在楼梯上空或下部空间布置绿 化植物、小品,使这些空间充满生气、增添意趣。这些做 法都可以使这些难以处理和利用的空间焕然一新,将这些 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使这些空间成为环境中的有机组 成部分。
利用植物自身的生态特点,通过绿化可以起 到改善室内外环境条件、净化环境的作用。具 体如下:
在光合作用下,可以通过植物起到调节室内空间 温湿度的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吸人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从而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同 时通过植物的叶子吸热和水分蒸发可降低气温,在不 同季节可以相对调节温度,在夏季可以起到遮阳隔热 的作用,在冬季可以起到挡风御寒的作用。而且植物 还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在梅雨季节,可降低室内的相 对湿度,但在干燥季节,绿化植物又可以使室内湿度 提高20%左右。
植物本身具有的良好的吸声作用,利用植物的这个 作用,我们可以使室内的噪声适当减弱一些。如利用 植物作隔离带,可以相对减弱室内不同声源的相互干 扰;或将植物布置于门、窗附近,可以控制和减弱室 外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某些植物,如夹树桃、梧桐、棕榈、大叶黄杨等可 吸收有害气体,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如松、柏、樟桉、 臭椿、悬铃木等具有灭细菌的作用,从而能净化空 气,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利用植物的光和作 用和新陈代谢可以使植物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 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使环境得以净化,给我 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绿化小品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它 还能对人的精神和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东西方对不同的植物均赋予一定的象征和含义。 我国荷花象征高尚情操;竹象征高风亮节;称松、 竹、梅为“岁寒三友”,梅、竹、兰、菊为“四君 子”;喻牡丹为高贵,石榴为多子等。 在西方,紫罗兰为忠实永恒,百合花为纯洁, 郁金香为名誉,勿忘草为勿忘我等。这些象征和含 义在空间中都能够一种特殊的意境,使生活、工作 在其中的人们能够身心愉悦,使心灵得以净化,精 神得以提高。
由于空间类型的不同、使用功能的不同以及绿化 位置的不同,室内绿化的布置也应有所不同。在设计 时,设计师应结合室内家具设备、陈设等,选择相应 的植物进行绿化,精心设计,仔细推敲,这样才能真 正起到绿化的目的和作用。
室内活动的中心位置,是人们视点的交汇的中心。 在室内空间的中央布置各种植物作为主要陈设并成为 视觉的中心,以植物的形态、色彩的特殊魅力来吸引 人们的注意力,是许多室内空间常采用的一种绿化布 置形式。如在室内空间的主立面前、走道的尽端、会 场主席台的前后以及圆桌会议的中心、客厅的中心等 处,都可以用绿化植物进行布置,并使之成为人们视 觉的焦点。
2.边角点缀布置 室内的边角空间一般很难利用,这就需要用一 定的设计来改善。而选择在这些部位布置各种各样的 植物进行空间的点缀,是一种很有效的设计方法。它 既填充了剩余的边角空间,使这些难以利用的边角焕 发出生机,同时又配合了中心视点的布置,使室内的 绿化布置和谐、统一。如在室内转角处、柱角边、走 道旁、靠近边角的餐桌旁、楼梯角或楼梯下部等布置 植物,都可起到空间点缀的作用。
门、窗是室内外空间联系的中介,同时也是人们 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在出入口处布置绿化植物,可 以给进出的人们带来迎面而来的愉悦感。在靠窗的位 置布置绿化,能使植物接受更多的日照,有益于植物 的生长,并可形成自然的绿色景观。
室内绿化除了一般的单独落地布置之外,还可结 合室内家具、陈设、灯具等进行布置,使它们在空间 中显得相得益彰,组成有机的整体。如在装饰柜、茶 几、餐桌、冰箱、厨台上布置小型的盆栽,在吊柜、 壁柜、博古架上布置垂吊式的藤蔓植物,在各种花瓶 或陈设物中插置花草等。这种布置,既不占用地面空 间,又能使室内增添艺术气氛。
通道、过厅是人们室内活动时必须经过的空间。 在这些空间的一侧或两侧有规律地布置盆栽植物或 花池,不但可使在其中行走的人们相对地减少疲劳 感,还可使经过的人们在此停留和小憩。但设计时 应注意,布置的植物不能影响人们的行走路线的畅 通。
垂直绿化通常采用在室内有高差的部位悬吊绿化 植物的方式,如在天棚上、墙面突出的支架或花台、 吊柜或隔板、回廊的栏板、楼梯两侧的外部等处,都 可以利用植物进行绿化布置。这种布置方法可以充分 的利用空间,并可以形成绿色的立体环境,增加绿化 的体量和氛围。
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山石、水体、小品与绿化植 物一样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空间、 组织空间、改善室内小气候等作用。并且它可使生活、 工作在室内的人们能够方便的感受自然、接近自然、 享受自然。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观赏、休憩、娱乐、 集会等多种需求,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生活、工作的环 境质量,保障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可获得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水体、山石、小品等景观 要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 关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水是自然界生命的源泉,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水体不仅具有动感、富于变化,更能够使空间 充满活力。它在改善人们的空间感受,增强空间的 意境,美化空间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不同的水体可以渲染和烘托出不同的空间气氛 和情调,或奔腾而下、气势磅礴,或蜿蜒流淌、欢 快柔情,或静如明镜、清澈见底,具有极强的感染 力。其中, 设计中常用的水体有瀑布、喷泉、水池、 溪流等,这些水体与水生植物、石叠山、观赏鱼等 共同组景,成为一道秀丽的自然景观,令人感到赏 心悦目。以下是几种主要的水景形式:
水池是建筑水体中常用的形式之一,一般多置于 庭院中、楼梯下、路旁或室内外空间的交界处等,常与 山石绿化、小桥池岸、亭台楼阁等共同组景,再加上游 鱼戏水、倒影交错,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别具特色的 景观效果。水池设计从平面上可以分为方形、圆形、椭 圆形以及曲折的自然形等,其大小、形状应根据空间的 大小以及空间所需创造的意境来确定。通常水池还配有 荷花、睡莲、浮萍等水生植物,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生 态环境。池岸采用不同的材料筑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 风格、意境,并且池水还可以以不同的深浅形成滩、池、 潭等多种水景。
溪流的水体呈现出线状形态,也是现在水体设 计中常用的形式之一。它们占用的空间不大,多与 山石、小品组合成景。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 时宽时窄,变化多姿。在曲线形的水流驳岸两侧还 布置有植物绿化、石块、雕塑等,与环境中的桥、 板等各类设施一起,共同创造出变化多姿、细腻生 动的自然空间。
瀑布是一种垂直形态的水体,多采用水幕形式, 具有极强的形成类似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往往会成为 空间环境中的主题和趣味中心。不同尺度的瀑布给人 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雄伟壮观的瀑布给人以气势磅 礴的感受,而小的瀑布与水池、小溪相连,也会使人 感受到亲切、自然,独具韵味。瀑布的声音也是变化 多端,声音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水面高度、改变水流 量、改变下部掩饰的摆放角度等方法实现。与水池、 溪流相比,瀑布更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
跌水也是一种垂直形态的水体,与瀑布不同的是, 它先将水引向高处,然后再自上而下层层叠落下来, 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多姿的水景形式。跌水常和石阶、 植物等组合造景,有时也可与山石、小品相配合,构 成有声有色的美妙场景。常被用于广场、园林及宾馆 大堂设计中。
喷泉是环境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水体形式,常与水 池、雕塑、小品等同时设计,组合造景,成为装饰与 点缀室内外环境的主要水体形式之一。它利用泉水向 外喷射,形成活泼多样、绚丽多彩的观赏效果。
喷泉的种类繁多,特别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的 由机械控制的现代喷泉,充分的利用声、光、色等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喷头、水柱、水花、喷洒强 度和综合形象等进行设计处理,产生了诸如彩色喷 泉、音乐喷泉、时钟喷泉、变换图案喷泉等多种造 型。喷泉的设计,可根据室内空间的性质、空间的 大小和空间的形状等进行不同规模、形式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多设置于空间轴线的交点处或尽端部, 也可根据空间环境的特点自由布置。
涌泉就是从地面、石洞或水中涌出的水体,多用 于广场、大堂的装饰设计中。它可使静态的景观增加 一些动感,起到丰富景观效果、调节动静关系的作用。 与喷泉相比,涌泉不如喷泉变化丰富、形态优美,但 它却在空间中表现出幽静、深远的装饰效果。
山石的形状千姿百态、各具性格,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或卧或立,或散或聚,无论在溪 流之畔,林木之间,还是在房舍之侧,或孤立成峰,或 叠石拟山,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身心休息的 目的。传统庭园中的用石常取卷曲多变、高立挺拔之石, 并推崇石之“瘦、皱、漏、透”。瘦,即细长苗条,鹤 立当空,孤峙无依;透,即多孔洞而玲珑剔透;漏,即 有坑有洼,轮廓丰富;皱,即纹理明晰,起伏多姿,呈 分化状态。总而言之,就是要以取其玲珑、俊秀之美。 室内山石配置不同于室外,它还要受到空间尺度等因素 的影响和制约,常见的主要有假山、石壁、石洞、峰石 和散石等造型形式。
小品主要是指室内外空间中功能简明,体量小巧, 造型别致,带有意境,富于特色的小型建筑物或小型 艺术造型体。小品内容丰富,在空间环境中具有极强 的装饰,美化作用,各类小品在室内外空间中或表达 空间的主题,或组织、点缀、装饰、丰富空间内容, 或充当小型的使用设施,其尺度都应与周围的环境相 协调。小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有很多。如 根据小品的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纯景观功能的小品和 兼使用及景观功能的小品;根据小品的艺术形式的不 同,可分为具象环境小品、抽象环境小品等。
具象环境小品是小品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形式,具 有形象语言清晰,表达意思确切,容易与观赏者沟通等 特点。具象环境小品有纯观赏性的,如写实的人物、动 物、实物等雕塑;也有兼使用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如电 话亭、座椅、书报栏等。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并增强 识别性,设计时应首先把使用功能的需求放在首位,在 满足使用要求、保证真实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夸 张变形,以使小品的形象更具有典型性。
抽象环境小品一般是纯景观功能的环境小品所采 用的艺术表达形式,如雕塑、标志等。抽象环境小品 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很容易成为视觉中心、几何 中心和场力中心。抽象环境小品也有基本形象,只是 造型设计更为大胆,独特,多运用点、线、面等抽象 符号加以组合,彻底改变了自然中的真实形象。抽象 环境小品由于几何形体,色彩形象都比较突出,一般 都设置在视觉中心或人们经常停留注目的地方,起到 活跃环境气氛,增强环境情趣和丰富空间的作用。
纯景观功能的小品本身没有实用性,纯粹作为 观赏和美化环境的环境小品,如雕塑、石景等。这 些环境小品一般没有使用功能,却有很强的精神功 能,可丰富建筑空间,渲染环境气氛,增添空间情 趣,陶冶人们情操,在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观赏性 和装饰性。
兼使用和景观功能的小品主要指具有一定实用 性和使用价值的环境小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 体现出一定的观赏和装饰作用,如景灯、电话亭、 广告栏等。它们既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一定实用性,同时又起到美化环境、丰富空间的 作用。
1.实训目的:通过对现场室内外环境绿化设计进 行参观,使学生深入理解室内外绿化的内涵,了解 室内绿化外的布置方式与方法与技巧,提高对室内 环境绿化设计的鉴赏能力。
2.参观内容:市政府办公区、森林公园等景观设 计。主要内容有室内外植物的类型、室内绿化植物 的选择、绿化植物的配置方式、室内绿化的布局、 室内小品、山石、水体等。
3.写出调研报告 参观报告由文字部分及效果图两部分内容组成。 文字部分:字数不少于2000字,写出室内外绿化对 环境的影响和人的身心影响力的认识,对常见绿化 类型与选择、布局方式等设计方法与技巧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