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分类
Kaiyun 开云通信协议的重要性为什么基带芯片差距如此明显?

  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有人说通信协议已固定,各家芯片公司只能按照协议去做,自由发挥的空间几乎没有,为什么基带芯片还会有明显的差距?我问了10年前的无线工程师,他说当时天天翻3gpp和3gpp2的协议,协议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了,如果你看了,你会对通信工作原理(手机只是一端,大头在网络侧)一清二楚,但是规范,还不是设计图纸,和实际的成品差距非常大的。举个例子,交通系统,规定了交通包含红绿灯,道路,绿化带,同时规定了红绿灯的使用规范,红灯停,绿灯行,车道规范包括车道要有车道分离,左转,右转等。这个交通规范或者叫协议基本上包含了交通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盲道的使用等等,绿化带该种什么树。(交通协议大家必须遵守,且一致,保证兼容性)那么,请问,你拿到了这个交通协议,你能给北京设计出来交通系统么?你能施工把他建出来而且不贵,通行效率还不错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规范只是个规范,真正变成道路,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反过来说基带芯片,那就更复杂了,光涉及的协议就几十本,涉及信号调制,解调,编码,信道的接入,切换,资源的调度,还有通信鉴权,安全验证,通信手机功率控制也要参与,可以说是手机通信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如果是一个非通信专业的公司,例如苹果,是很难设计出来的,注意,我说的的是设计出来,而不是设计出来不好用。Intel倒是设计出来了,就非常不好用。为什么不好用,因为你仔细看协议,很多参数都是给个推荐值,实际上不同场景,不同的方案推荐值差距很大,例如功率调整的参数,信道切换的门限组等,很多参数都是大量实践得出来的,例如高通在加拿大有试验场,华为在上海也有,调的好了,就是高通,华为,调的不好就是intel。通信效率天差地别。另外,很多协议只是粗略的写了一下原理,实际执行的时候,需要实现它,这也反应了厂家的实力,有些比较难以实现,不好设计的,有的基带芯片甚至不做这个功能了。还有就是很多协议允许私有的,允许设备商自己定义,自己执行,例如华为的高铁场景只支持华为基站和手机之间互动。因为这是人家私有协议。还拿道路举例,同一个路口,设置1个左转道,还是2个左转道,红灯长一点还是短一点,效果是不一样的,还有,协议规定了这个大路口要人,车,货都能通行,且不能堵车,你设计的好,有实力,加了立交桥,可以实现。有些厂家设计不出来,堵成一锅粥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协议,禁止货物通行,只实现这个路口的基本功能,但是妥协的产物,体验和全功能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懂了么,如果每个路口都慢一点,堵一点,这个城市这么多路口,交通就算瘫痪了。而每个路口都顺畅一点,快一点,这个城市的交通才能算成功。这就是基带芯片难做的原因。需要深厚的通信基础。可以说,基带的设计不比处理器芯片容易,全世界能设计手机处理器芯片的有高通,苹果,三星,华为,联发科等等至少4~5家。但是能设计基带且被认可的只有2家,非常少,只有高通和华为(基本算是垄断了),其它能设计出来的有三星和联发科,但是体验差强人意。而且,基带设计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入门门槛非常高,现在的基带芯片,要兼容2345G,也就是你只设计出5G芯片也没用啊,之前的234G你也要设计进去,高通,华为都是从2G开始就做基带,且一直是第一方阵没掉过队的(其实三星也能造,而且我觉得也还不错,不知道三星为啥不大规模用)。同时也拥有大量专利的公司,这个对后进场的公司很不友好。最后,其实还可以这么问,为什么arm指令集都公开了,却只有那么几个厂家能设计出处理器芯片?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





Copyright © 2012-2023 开云体育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243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