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树种选择 1.冠幅大、枝时密 2.耐贫瘠土壤 3.具有深根性 4.耐修剪 5.抗病虫害与污染 6.落果少或无飞毛 7.发芽早、落时晚 8.耐旱、耐寒 9.寿命长
三、街道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1.街道绿化应以乔木为主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 合,不得土地。 2.绿化应符台行车视线.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 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台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 5.街道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 6.街道绿化应远近结台 7.修建道路时,直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 应予以保护。
1.树带式 即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 的种植带的种植方式。但种植带在人行横道成人流比较集中 的公共建筑前要留出铺装通道。宽度一般不小于1.5m。此 种植方式一般适用于交通及人流不大的路段。 2.树池式 在交通量大,行人铰多面人行道又窄的路段 采用树池形式种植行道树,即树池式。树池的形状可以是正 方形,其规格以1.5 m×1.5 m为宜;亦可为长方形,以 1.2 m×2 m为宜;还可为圆形,直径以不小于1.5 m为宜。 另外,设计行道树时还应注意与路口、电线杆、公交车站的 处理,应保证安全所需的最小距离。
一、行道树绿带设计 (一)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 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或引种后生长良好的树种。速生树种胸径 不小于5cm、慢生树种胸径不小于8cm,通常以12—15cm为宜。 种植苗木干高:其分枝角度大的,不宜小于3.5m;分技角度小 的,也不能小于2.5m,否则影响交通。 (二)确定合理的株距及与周围相关物体的距离 行道树种植株距要根据所选植物成年冠幅大小来定,行道树 种植距离不宜小于4m,通常的株距为5、6、8m等。树干中心至 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交通岛位于交叉卧中心,主要是组织交通、约 柬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道路之用,依其功能可分 为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等。 交通岛绿化用地称为交通岛绿地,是交叉口绿 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岛绿地平面形式多呈圆形。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 40~60M
路侧绿带是位于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路侧绿带布设有三种情形:1 是建筑线与道路红线重合,路侧绿带毗 邻建筑布设;2 是建筑退后红线留出人行道,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间 3 是建筑退后红线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 地结合布置。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 在路段内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方便行人进出、游 憩,提高绿地的功能作用。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 带总面积的70%。 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 成滨水绿带。 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路侧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
三、分车绿带设计 车行道之间用于绿化的分隔带,称为分车绿带。其位于 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央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 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缘带。 分车绿带的宽度没有硬性规定,因道路面异。一般最小宽 度不宜小于1.5m。当分车绿带宽度大于2.5m时才能种植乔 木。 处理好分车绿带与人行横道的关系。为了便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于行人过 街,分车绿带必须适当分段,一般以75—100m为宜。分段尽量 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公共建筑出入口相结合。被人行横 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便于透视,以利行人、车辆安全。
一、街头小游园的主要内容 街道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设立若干出、人口, 并在出入口规划集散广场;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 地,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30 %—40%,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 ~60%。有条件的可设一些园林小品,丰富景观, 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
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有两种,即简单立体交叉和复杂立体交叉。简单 简单 式立体交叉又称分立式立体交叉,纵横两条道路在交叉点相互不通,这种 式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不能形成专门的绿化地段,其绿化与街道绿化相似。复杂式立体 复杂式立体 交叉又称互通式立体交叉,两个不同单面的车流可通过匝道连通;其形式 交叉 有苜蓿叶式、半环道式等多种,又以苜蓿叶式最为典型 立交桥头绿地的设计要点: 立交桥头绿地的设计要点: 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 1. 绿化设计首先要满足交通功能 满足交通功能 2.在绿地面积较大的绿岛上,宜种植较开阔的草皮,再点缀些常绿树或 2. 花灌木及宿根花卉。 3.立体交叉绿岛因处于不同高度的主、干道之间,常常形成较大的坡 度,应设挡土墙减缓绿地的坡度,一般坡度以不超过5%为宜,较大的绿岛 内还需考虑安装喷灌系统。 4.立体交叉外围绿化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要和道路伸展方向的绿 化结合起来考虑。
(二)、街道绿地断面布置形式 1 一板二带式 一条车道、两条绿化带,是最常见的形 式。多用于城市次干道或车辆较少的街道。 2 二扳三带式 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 道树,中间以一条绿带分隔。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3 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 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则的行道 树有四条绿带。 4 四扳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板, 连同车行道两侧的两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式断面绿化 形式。 5 其他形式 依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同,产 生许多特殊情况,如在道路窄、山坡旁、湖边,则只有一条 绿带,一条路形成一板一带式。
一、街道绿地的组成和断面布置形式 (一) 街道绿地的组成 1 街道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街道绿带根 据其布设位置又可分为中央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 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 交通岛绿地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又可 分为交叉路口环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绿地。 3 街头小游园 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这类绿地形状多呈 块状,功能具有游憩性,位置在红线 广场、停车场绿地 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的绿化 用地。
二、街道小游园的布局形式 1.规则对称式 游园具有明显的中轴线,有规律的几何图 形,形状有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多边形、椭圆等。 2.规则不对称式 此种形式整齐但不对称,可以根据功能 组合成不同的休闲空间。它给人的感觉是虽不对称,却有均衡 的效果。 3. 自然式布局 没有明显的轴线,结合地形,自然布置。 内部道路弯曲延伸,植物自然式种植,再点缀一些山石、雕塑 等园林小品,更显得美观 4.混合式布局 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一种布局形 式。
一、交叉路口绿地设计 交叉路口绿地是由道路转角处的行道树、交通岛以及一些装饰性的 绿地组成。为了保证交叉口行车安全,使司机能及时看到车辆的行驶情况 和交通信号,在道路交叉口必须为司机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使司机在这 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刹车和停车的时间不致发生事 故。这种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能够停车的距离称之为“安全视距”或 “停 车视距”,。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 个 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任何阻碍视线的 视距三角形 东 西,但交叉口处,个别伸入视距三角形内的行道树株距在6m以上、干高在 2.5m以上、树干直径在0.4m以内是允许的,因为司机仍可通过空隙看到 交叉口附近车辆的行驶情况。如果布置防护绿篱或其他装饰性绿地,株高 也不得超过0.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