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条文说明]GB 50420-() 目录 1 总 则 3 基础要求 4 竖向设计 5 种植设计 6 道路桥梁 6.1 道 路 6.2 桥 梁 7 园林建筑、园林小品 7.1 园林建筑 7.3 厕 所 7.4 园椅、废物箱、饮水器 7.7 园 灯 7.9 标 识 8 给水、排水及电气 8.1 给 水 8.2 排 水 8.3 电 气 1总 则 总 则 1.0.1 城市绿地设计要落实以人为本,达成人和自然友好,城市和自然共存,有利人身心健康,发明良好生态、景观、游憩环境,设计要表现适用、经济、环境保护、美观标准,同时要注意多种设施安全。1.0.2 本规范适用范围: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隶属绿地及其它绿地。1.0.4 绿地内多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等设计除实施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要求。 3基础要求 基础要求 3.0.1 城市绿地设计应在同意城市总体计划和绿地系统计划基础上进行,为区分“城市总体计划”和“绿地系统计划”,单项绿地总体计划统一称为绿地总体设计。3.0.2 绿地设计必需以城市计划为依据,其用地范围既不能超出总体计划范围,更不得被任何非绿地设施占用或变相占用;绿地出入口设置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流量、标高、周围人口密度、人流量等原因。3.0.4、3.0.5 城市绿地设计是一项工程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创作活动.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精华,并借鉴吸收中国外绿地设计优异理念和技艺,结合现代社会生活要求和审美情趣,不停探索、发明含有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和个性特色城市绿地。3.0.6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绿化用地面积占总用地百分比必需符正当定百分比。城市绿地内水面大小差异很大,可因地制宜,合理设置。绿色植物种植面积采取按陆地面积大小确定百分比。3.0.7 本条款要求是为了保护、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利用拟建绿地基地内原有植物资源。在旧城改造中出现工厂迁移等基地改建为开放绿地时,更应充足考虑有效利用。3.0.10 绿地设计要表现人性化设计,尤其要表现对关爱,要发明老人相互交流空间,在道路及厕所设计中要考虑无障碍设计。3.0.11 城市绿地兼有防灾、避灾功效,绿地内水体、广场、草坪等在遇灾时均可供防灾避难使用。所以,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充足考虑到防灾避难时有效利用。 3.0.12?本条款后半部分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而新增,明确了城市绿地内全部海绵设施必需有相关安全保障方法,确保人身安全。 3.0.15?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满足海绵城市专题计划对于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要求,协调落实好源头径流控制设施。 3.0.15A?城市绿地应该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依据各地域自然经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设置各类源头径流控制设施。 1本款明确了城市绿地海绵型设计,首先应该确保满足各类绿地本身定位功效,避免本末倒置。不一样城市绿地类型应该依据基地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和其相对应低影响开发设施。 2 ?本款明确了大型湖泊、滨水、湿地等绿地除了满足生态景观功效以外,在设计时应依据基地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升对雨水排放、吸纳能力。 3 ?绿地海绵型设计应该落实实用、经济并和绿地总体设计及相关专业相协调标准。 4 雨水利用应满足节省型标准,应尽可能使用生态自然雨水搜集方法,避免资源浪费。本款也提出了土壤渗透率低地方,对雨水搜集利用标准。提出了在满足绿地景观效果同时,也可利用城市绿地景观水体作为雨水调蓄设施。 5 在降雨早期及北方使用融雪剂地域,雨水会夹杂着部分油污、化学剂等易污染物,流入绿地,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为了确保流入绿地内雨水相对洁净,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安装早期雨水弃流装置或弃流井,确保城市绿地不受污染。 4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 4.0.1 本条提出在城市绿地竖向设计时,既要考虑绿地内功效需求及海绵型设计,同时也应该考虑绿地周围其它用地排水。 4.0.2 竖向设计应在总图设计基础上,除了发明一定地形空间景观外,还应为植物种植设计和给排水设计发明良好基础条件,为植物良好生长和雨水排蓄发明必需条件。4.0.3、4.0.4 此两条是为了保护、利用基地内原有资源,尤其是自然水系、树木及农田耕作土壤。4.0.5 本条关键是在地形设计中要确保古树名木存活。4.0.13 本条关键从水体生态角度考虑,提倡采取原土构筑池底,既节省工程造价,又有利水体自净。当然,碰到原土地基渗水过大时,则应采取必需防水设施。 5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 5.0.1?根据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功效、空间、尺度、形态及关键树种要求进行种植设计;依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绿地内选择抗逆性强、节水耐旱、抗污染、耐水湿树种,可降低绿地建设管理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 5.0.2?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种类选择应依据滞水深度、雨水渗透时间、种植土厚度,水污染物负荷及不一样植物耐水湿程度等条件确定。 5.0.4 种植设计除讲求构图、形式等艺术要求和文化寓意外,更关键是满足植物生态习性,考虑植物多样性、观赏性要求,使科学性和艺术性很好结合,形成合理群落。5.0.5?绿地土壤应满足雨水渗透要求,不满足渗透要求应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宜使用枯枝落叶等园林绿化废弃物、有机肥、草炭等有机介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渗透能力。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T340要求实施。 5.0.7 植物配置不仅要满足功效和植物生态要求,还必需遵照特色植物景观组成要求。5.0.10 植物是连年生长,但其生长速度各有不一样,种植设计时必需考虑到若干年后形成稳定植物群落景观,为植物生长留足一定空间。但在有些关键地段,为了兼顾到近期绿化景观效果,种植设计时,也可合适考虑提升种植密度或栽种速生快长植物。 6道路桥梁 6.1 道 路 6.1 道 路 6.1.1 城市绿地道路除带状绿地设置单一通道外,均宜设置环形主干道,避免让游人走回头路。6.1.2 城市绿地出入口设计应提倡简单、小巧,突出园林绿地特色,不宜单纯追求高大、气魄。大型绿地应设多个大门,且尽可能使游客和管理人员分门进出。6.1.3 本条只对主路设置要求最小宽度3.00m,消防通道3.50m。大型园林绿地,主路宽度可大于3.00m;小型绿地,主路宽度3.00m即可满足使用要求。6.1.5?透水铺装适用区域广、施工方便,可补充地下水并含有一定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在城市绿地内应优先考虑利用透水铺装消纳本身径流雨水,有条件地域提议新建绿地内透水铺装率不低于50%,改建绿地内透水铺装率不低于30%;但透水铺装易堵塞,严寒地域有被冻融破坏风险,所以在城市绿地内使用透水铺装时,必需考虑其适用性,选择不一样材料和透水方法,并采取必需方法以预防次生灾难或地下水污染发生。透水铺装结构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要求。 6.2 桥 梁 6.2 桥 梁 6.2.4 绿地水岸宜用防腐木、石材等构筑亲水平台,让游人亲近水面,观景、嬉水。亲水平台临水一侧必需采取安全方法:设置栏杆、链条,种植护岸水生植物,或沿岸边设置水深小于0.70m浅水区.沿水岸还必需设置安全警示牌。 7园林建筑、园林小品 7.1 园林建筑 7.1.2A 绿色屋顶可有效降低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含有节能减排作用,城市绿地内建筑通常体量较小,以一、二层为主,功效较单一,有实施屋顶绿化基础,同时还能结合景观环境一起设计,有利于建筑和景观融合,所以城市绿地内有条件设置绿色屋顶建筑宜优先考虑绿色屋顶。绿色屋顶设计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要求。 7.1.2B?依据住房城镇建设部颁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要求,应限制地下空间过分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公园绿地是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平衡,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关键功效,兼具生态、美化、文化、教育、防灾等作用绿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百分比通常在12%左右。为此提出限制其地下空间开发要求。 7.3 厕 所 7.3 厕 所 7.3.2 通常城市开放绿地内公厕按男女厕位1:1~1.5 :1百分比设置,男厕位多,女厕位少,游览高峰时有女厕排长队现象。本条提出调整男女厕位百分比,改为男女厕位相同,或女多男少。男厕位应把大、小便厕位一并计算。儿童乐园等儿童较集中场所中,可合适增加低厕位小便器。7.3.3 城市绿地内厕所设计必需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确保通风、通水、清洁、无臭。7.3.5 厕所污水净化处理,包含地下渗透处理,沼气池、化粪池,生物池处理或地埋式处理池(缸)等物理、生化处理方法。 7.4 园椅、废物箱、饮水器 7.4 园椅、废物箱、饮水器 7.4.1 园椅座位数包含正式座椅、座凳,和可供游人临时就座花坛挡土墙。 7.7 园 灯 7.7 园 灯 7.7.3 园灯设计应重视美观、适用,和节能相结合,并应预防产生光污染。 7.9 标 识 7.9 标 识 7.9.1 指示标识是城市绿地设计组成部分,应在城市开放绿地设计中广泛采取,并加以完善。 8给水、排水及电气 8.1 给 水 8.1 给 水 8.1.2 二十一世纪将成为水危机世纪,中国为贫水国家,人均拥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五分之一。原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在国经贸厅资源[]1015号文件中已明确指出:~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加10%左右情况下,取水量控制在1.2%。由此看来,对新水源利用显得尤为关键。作为绿化浇灌、水景补水更有必需利用新水源,如雨水、中水、地表水等。因为现在经济条件限制,有些小规模绿地基地内外没有可利用河水和中水,建造雨水搜集处理再利用设施,其早期投入较大。有条件时应同时建设,建造有困难时,可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8.2 排 水 8.2 排 水 8.2.1、8.2.2 绿地设计排水体制应符合城市排水制度要求。有条件时,绿地排水宜尽可能采取雨水、污水分流制,有利于市政排水体制提升时分流接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8.2.3?要求了绿地雨水排水设计基础标准、方法。 ? ? 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用以指导各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充足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水文特征靠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省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含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效海绵城市提供关键保障。绿地海绵城市建设所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宜依据下渗减排和集蓄利用标准,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个技术方法,使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75%,雨水资源利用率不低于10%。各地应结合水环境现实状况、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目标作为设计控制目标。 8.2.4?径流总量控制路径包含雨水下渗减排和直接集蓄利用。不过在径流污染严重绿地为避免对地下水和周围水体造成污染,不应用下渗减排方法。 8.2.5?关键对绿地雨水集蓄利用做部分要求。实施过程中,雨水下渗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百分比需依据实际情况,经过合理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缺水地域可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基于直接集蓄利用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 8.2.6 大型绿地内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应和当地市政排水系统相协调,符合其环境保护和接纳水质要求。 8.3 电 气 8.3 电 气 8.3.1 城市绿地照明应提倡使用节能灯具,利用太阳能等天然资源。8.3.2 城市绿地中人员较多交通广场停电将给交通带来混乱,给人员造成危险,故要求为二级负荷。8.3.4 电气设备按防触电保护程度分为0、Ⅰ、Ⅱ、Ⅲ类,城市绿地中电气设备游人易接触,0类电气设备只有基础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故要求不应使用0类防触电产品.8.3.5 旱喷泉内常有些人游戏,景观水池内有时也有小孩玩水,超出12V低电压可能给人带来触电危险。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二【物理(新人教版)】【优质课件】实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