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新闻网讯(记者沈鑫潘怡帆通讯员何昊婷)近日,记者从县民政局获悉,我县首个公园式节地生态乡村墓地——“妙峰山公墓”即将竣工,实现乡村墓地与城市公园的有机融合,让逝者有更好的归宿,让生者得到心灵的慰藉。
公墓位于妙峰山上,占地面积近2700平方米,共设计墓穴1946座。“我们遵循‘先建园、再植绿、后建墓’、‘占地小、碑卧倒、硬化少、绿化好’的原则,达到‘见园不见墓’的效果。”九顷洋上陈自然村书记金才校介绍。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墓内花草繁茂,仿佛进入了一个微型城市公园,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公墓的设计注重节地生态,采用花坛葬、壁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方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据悉,公墓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当地群众的需求和意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传统的“入土为安”转变为“入园为安”,让乡村墓地融入城市公园。
“公墓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金才校说。在公墓建设前期,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时,公园式节地生态乡村墓地的方案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除了常见的花坛葬、草坪葬外,还有不少市民选择海葬、树葬等节地葬方式。前来询问节地葬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近年来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变,节地生态安葬逐渐被人们接受。我县殡葬行业的移风易俗工作正在深入推进,重点突出节地生态安葬,积极推广镇级公益性公墓建设,黄坛、桑洲先后建成省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同时,通过实施生态葬奖补政策,对海葬的每例补助5500元,对骨灰入葬生态墓地的每例补助2500元,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文明节俭治丧新风尚。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丧葬是大事。人们要安置骨灰,安的不仅是逝者的去处,更是寄托生者的一份心意。而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打破旧俗,树葬、草坪葬、花坛葬、海葬等节地生态葬逐渐为市民所认知和接受,也在宁海悄然兴起。有人希望亲人的骨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灰直接融入大自然,和树木共生长;有人选择与花为伴,死了也浪漫;有人不想困在方寸之地,选择魂归大海,随着流水去往想去的地方……
“妙峰山公墓”作为我县首个公园式节地生态乡村公墓,顺应了国家对于墓地景观化、生态化和节地环保的倡导,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特色,引领了殡葬改革新方向。这既得益于村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离不开绿色殡葬新理念的深入人心。
思念从不局限于碑前。人们在乎的不是新或旧的殡葬方式,而是新的方式是否能承托自己的情感,慰藉心灵。公园式墓地里有花、有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让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继续以充满生命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力的方式留在亲人的思念中,同样很有意义。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