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勃发。走进春天的南雄镇村,一幅幅充满生机的乡村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南雄市紧紧围绕韶关市委组织部“十个一”工作指引有关要求,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坚持建引领、群策群力、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推动村庄面貌提档升级。
南雄市委书记、市长柯建忠指出,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省委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到绿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使之与“百千万工程”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切实发挥好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建推进高水平绿美南雄生态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绿美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建引领。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全员发动,全员参与,营造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社会氛围。”南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军说道。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
今年3月12日是第46个植树节,南雄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与广大员干部、职工群众一起开展2024 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全市18 个镇(街道)积极发动辖区内员、群众,在232个植树点同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植树节当天共计4264人次参加植树活动,植树23370株。
“在委、政府的积极倡导与带动下,南雄市积极完善乡村绿化的规章制度,爱绿植绿护绿已经蔚然成风。”林军对记者说道。
在推进绿美乡村工作中,南雄市委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县镇村绿化工作。南雄市组织部门牵头成立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专班,组建6个督导调研组,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制度保障是工作落实落细的前提。南雄市建立了市镇领导包抓机制,实行工作专班每周例会机制、“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同时,出台《南雄市“建红·乡村绿”建引领乡村绿化行动计划(2024-2026)》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夯实绿美乡村建设基础。此外,南雄市还将乡村绿化工作落实情况作为“百千万工程”工作绩效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委(组)书记抓基层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不断压实各级组织责任。
有了制度的保障,南雄市绿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南雄市208个行政村已完成绿化种植面积137公顷;主题林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已完成种植“同心林”“青年林”“清风林”等71个主题林。
在南雄市各镇村绿美乡村建设现场,总能看到林业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如辛勤的蜜蜂,奔走在浈凌大地上的各个村庄角落,指导村民植绿增绿。“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各镇村绿化的规划和栽种,并为管护树木提供技术支撑。”南雄市林业局副局长高韶金说道。
讲究科学是南雄市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特点。南雄市全面摸排可绿化面积,主要围绕“四旁”“五边”,重点关注镇村主要路口、主干道、活动广场、边角地、闲置地、拆违地等可绿化空间,合理规划实施绿化位置。农业农村、林业、住建、自然资源部门积极行动,通过咨询专家、参考村庄绿化指引、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统筹考虑主导产业、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群众意愿、土地性质等因素,明确“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在此基础上,南雄市科学编制乡村绿化规划,按照“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原则,逐镇逐村制定“一图一表一说明”(一张规划图、一个种植计划表、一则种植说明),进一步明确种植区域、树种、数量等。同时,认真编制认捐清单,根据村庄绿化工作需求,列清树种、规格、数量等,使认种认养认捐对象对种植计划一目了然。
匠心独运,精心打造,这在南雄市绿美乡村建设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如水口镇大坪村邀请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到水南门村小组现场指导乡村绿化工作,对水南门村布局特征以及现有的生态资源状况、提升乡村绿化的整体规划布局、树种甄选以及景观设计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学院学生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进驻水南门村开展一对一的美丽庭院设计规划。这个举措有效改变了农户对绿美的认知,为率先打造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标杆打下良好的基础,以点带面推动水口镇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水口镇大坪村,村前屋后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旧房拆除后的宅基地被清理后也栽上了树苗。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民房,加上绿树的点缀,优美的田园风光更平添了几分恬静与温馨。
“村里种植了不少果树,不仅能起到绿化效果,长大后还能摘果实。宅基地上种的树木还是归村民所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村民参与种树的积极性。”该村的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绿美乡村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该村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村民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公共区域进行“六乱”整治,清理垃圾杂物、卫生死角,为绿美乡村建设腾出空间。
员干部带头,群众热情参与,南雄市大力推广这种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湖口镇湖口村推动基层组织和员落实“十个一”,示范带动群众扮靓乡村环境,深化“三变改革”成果。自绿美乡村行动开展以来,该村已经完成1230个杂乱点的清拆,并在60亩破旧泥砖房拆除后的闲置土地上,打造“黄皮+辣椒”立体化果蔬菜园。
“坚持建引领,让旗在乡村绿化一线高高飘扬,这是我们推进绿美乡村的‘法宝’。”林军告诉记者,南雄市在完善员干部示范带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三个下沉”和组织联建共建等机制及形式,组织员干部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建设。
据悉,南雄市各村级组织组建员志愿服务队,发动农村员在乡村绿化工作中发挥“六个带头”作用,即带头开展乡村绿化宣传、带头支持乡村绿化的各项举措、带头做好房前屋后绿化、带头参加植绿护绿兴绿主题日活动、带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带头认领绿化管护任务。
南雄市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通过搭建平台载体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认捐认种、乡村绿化项目、营建主题林等,共同绘制绿美乡村美丽图景。
——各镇村抢抓春节期间乡贤返乡契机,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乡贤杯”篮球赛、逐户上门走访等方式,鼓励引导乡贤等参与到绿美乡村工作中,共建“同根林”“姓氏林”。目前,南雄市已累计走访联系乡贤7514人次,获赠社会资金900余万元。
——南雄市组织、人社部门依托县镇人才驿站举办绿美乡村主题人才活动20余场,引导各类人才发挥所长参与乡村绿化建设。
——南雄市统战部门组织开展商会结对共建等各类活动10余次,全覆盖动员港澳社团侨胞等统一战线成员参与捐资捐赠。
——南雄市妇联依托“四个一”巾帼行动,引导广大妇女从家里的一盆花、一棵树开始,辐射到“四旁”“五边”开展绿化美化,以“ 家庭小美”撬动“乡村大美”。目前,南雄市已打造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个、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户971户。
珠玑镇聪辈村祠堂旁边有一棵参天古榕树,历经无数风雨依然挺立,见证了聪辈村的沧桑变化,承载着许多村民儿时的回忆。多年来,这棵古树一直淹没在一片荒草中。绿美乡村行动中,聪辈村以此树为中心,重点打造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口袋公园”,铺上草皮,栽上各种小树,修建林荫步道,添置石桌、石凳。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绿化、美化让小公园提升档次,也让古树重现生机与活力。
“我们村修建了6个这样的‘口袋公园’。”聪辈村支部书记邓汝忠告诉记者,为让村民群众支持、参与到绿美乡村行动,村组织和员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部分村民还是很通情达理,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一时想不通的少数村民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也转变了观念参与到行动中来。”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背后是基层员干部为绿美乡村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如何干?”“怎么干好?”这些问题要落到实处并不是那么容易。为提高绿美乡村工作成效,南雄市积极推进典型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绿美乡村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南雄市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力量,选取一批基础较好的村开展绿美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高标准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南雄市选取了55个典型村作为乡村绿化示范点,并谋划两条乡村绿化示范带:珠玑——湖口示范带以林果、苗圃产业为主题,全长14千米,途经聪辈村、洋湖村等8个绿美乡村示范点;全安——帽子峰示范带以银杏染秋旅游为主题,全长24.4千米,途经全安圩镇、密下水村等6个绿美乡村示范点。目前,南雄市两条示范带已全面完成编制规划建设示意图。
南雄市各镇村根据结合自身实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绿美乡村路子。如:珠玑镇梅岭村雉公嵊村小组积极探索“绿色+古色”的绿美乡村新路径,依托独具粤北特色、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古建筑,按照“宜居宜游·古风古韵”的发展思路,围绕古建筑和古树资源等历史遗存点讲好历史故事,将绿色之美与古建筑之美相结合,谋划打造“一村一乡韵”绿美示范点;帽子峰镇坪山村乾村村小组突出健全管护机制,以村规民约为“小支点”,把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员带动村民落实日常绿化美化管护,形成“守约一户、影响十户、带动百户”的良好局面。
在此基础上,南雄市坚持把乡村绿化工作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现场比学交流推进机制,组织镇村干部到省级典型村珠玑镇灵潭村、聪辈村和梅岭村现场观摩学习和交流分享经验,着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管护绿植、环境,做好绿美乡村的“后半篇文章”,南雄市在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南雄市大力开展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行动推进树木及村庄的环境管理。南雄市把村“两委”干部、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各类志愿者充实到三级建网格力量,因地制宜设置“卫生监督岗”“环保治理岗”“绿化管护岗”等多类先锋岗。为调动群众参与,南雄市将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纳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积分制管理的重要激励事项,并积极动员集体或个人挂牌认养古树名木、公园大树。
此外,南雄市还将村庄绿化管护纳入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机制,安排网格员专人负责检查网格内的绿化及管护情况,按照“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发动“四旁”“五边”周边农户主动认领管护任务,把养护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人,发现问题及时由村级组织统筹推进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南雄市各镇村涌现了一些管理树木、村庄环境的特色做法。如湖口镇湖口村创新探索员群众“1+1”联动机制,通过开展1名员和1名群众结对种树管树活动,由员领导干部带头营造全民植树的浓厚氛围,结合乡村振兴积分制评比等工作,通过制作“管护责任”牌,发动“四旁”“五边”周边农户主动认领管护任务,把养护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人;湖口镇承平村引进苗圃抚育企业打造共富苗圃基地,实现“花钱种树”向“绿化生财”的有效转变,形成“乡村绿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植此青绿,守正笃实;任重道远,久久为功。展望未来,南雄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以建为引领,持续推进绿美乡村建设,进一步厚植生态南雄的历史底蕴、扮靓现代颜值,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为建设文明、富裕、幸福新南雄描绘绿美新画卷。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